青年科学家喜欢上海的理由: 走在科技创业前沿
“青年科学家之间交流不是吃苹果,你一口我一口就吃完了,而是大家一起交流,把智慧和思想复制了。”中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近日举办的浦江创新论坛上这样说道。
上海高度关注青年科学家的成长,近年来对青年科学家的吸引力排名不断上升。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政策支持,使得上海青年科学家的创业热情也不断高涨。
第一财经记者近日采访了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基础科研的青年科学家以及走出“象牙塔”的青年创业者,他们对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提到最多的词是“开放和包容”。
大科学装置汇聚顶尖人才
近年来,国家将越来越多的重大科研任务交给了年轻人,很多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走进研究所、实验室,走进卫星厂房,在国家最需要的工作岗位上贡献力量。比如北斗导航卫星的项目就给了年轻一代科研人员难得的机遇。
坐落于上海浦东张江的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担负了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从关键技术攻关到高密度组网部署的全过程。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工程师沈苑是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首发星成功发射的见证人,见证了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正式建成的历史性时刻。
沈苑表示:“中国的青年科学家正处于难得的历史机遇中,能够将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伟大复兴的国运结合。”沈苑所在的工程师队伍中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2015年北斗导航卫星发射首发星时,团队的平均年龄仅不到32岁。如今,这支国家重大项目中的队伍,平均年龄也仅34岁,充满活力。
青年科学家田野2009年从黑龙江来到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下称“光机所”)就读研究生,此后留在上海光机所担任研究员。从小喜欢数学和物理的田野,认为选择基础科研工作是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田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觉得现在做基础科研特别是物理科学,比较重要的就是需要有好的学术氛围、有优秀团队和优秀人才的聚集地。一方面是人才引进的力度,另一方面是上海科创中心装置集群的推进速度,上海在这两方面都做得非常好。”
上海大科学装置中建设最早最著名的是上海光源装置,这也是我国用户最多成果最多的大科学装置。“这些大科学装置,能够将顶尖科学家汇聚在一起,进行思想的交流碰撞,从而促进我们实现前沿领域更大的创新。”田野表示。
在面向重大需求的半导体领域,光刻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目前我国光刻技术的主力军集中于光刻光源领域。田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知道光刻首先得有光源,所以我们在光刻光源上努力攻关,尤其是从准分子的波段推进到13.5纳米的新波段。”
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尽管自己从事的是基础科研,但是光机所也越来越关注与产业的结合。“我们最近也从集成电路产业引进了青年人才,希望能够把激光科学技术与产业链最需要的地方结合起来做。”田野表示。
面向产业需求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
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许宁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如果大象在房子中间,你去研究墙角的小老鼠,那显然不行。科研要与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紧密融合,才能做出更大贡献。”
王志刚部长也鼓励青年人要研究“真问题”“大问题”。他说道:“基础研究关键在选题,问题本身可能比答案更重要一些。”他还表示,应通过加强多学科融合的现代工程和技术科学研究,带动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发展,形成完整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以医疗机器人为例,这是跨学科医工交叉的科技创新成果,它的研发离不开临床医生的深度参与,只有通过密切的医工交叉合作,才能做出真正实用、有价值的医疗机器人,打造以医生为主体的创新平台。
深耕在医疗机器人领域的同济大学副教授齐鹏在疫情期间,针对医护人员“扎针难、易感染”的问题,带领多学科师生青年团队历时一年日夜兼程,设计研发了一款自动扎针采血机器人系统,目前已完成两代原型机设计。齐鹏深切感受到青年人的拼搏力量和活跃的思想。“中国的青年科学家有闯劲、有担当,也有情怀。”他表示,“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齐鹏表示,走得远更需要来自前辈的鼓励和指导。2016年他加入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发起的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从中受益匪浅。
青年科学家创业的“理想之城”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科学家走出“象牙塔”,走向科技创业的最前沿,在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发挥作用,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以及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调查显示,上海对于全球30岁以下青年科学家的吸引力,居全球20座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之首。与其他国家青年科学家相比,中国青年科学家更加倾向于参与科技创业。上海青年科学家显示出最强的创业积极性,选择参与科技创业和投资的人数比例超过17%,相当于每6人中就有一人把创业作为事业发展方向。
青年创业者钱茂冬在英国完成了通信工程研究生学业后,于2016年回到上海创立了无人机AI运营公司星逻智能。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身处‘象牙塔’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有他们的快乐,但是真正出来创业以后,还是发现在应对现实问题的挑战时,自己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与科研相比,创业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经历,我认为如何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真正的产品之中,是青年科研工作者更应该思考的问题。”
作为青年科学家心目中的多元发展之地和科技创业之都,上海也在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推出了具有吸引力的创新创业政策。钱茂冬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我们在创业之初就得到了浦东新区政府的优厚创业支持,这使我们获得了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平台和独立开展研究项目的机会。”
6月3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揭牌成立(下称“国创中心”)。
按照“国创中心”五年规划,将建设专业研究所100家,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产业发展持续提供技术支撑,研发人员规模超过5万人;海内外战略合作机构各100家,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在长三角落地转化。(第一财经)